如何了解学生的学情?

作者:周亚芳时间:2014-09-28点击数:

分析学生状况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个好的上课方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这些指的是:

1.学生的“已知”。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

2.学生的“未知”。“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而且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还要涉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

3.学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它决定了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4.学生的“想知”。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注:学生学习中,往往会通过提出疑问来体现“想知”。当然,学生的“想知”可能会超出教学目标或者学生认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课堂教学可不与拓展,但建议给学生一个提示性的交待)。

5.学生的“怎么知”。“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化学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

想要了解学生已知与未知,就要对学生进行作业及测验的跟踪和记录,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识。和哪些新知识学生自己能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能知的与想知的,就要进行调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态度,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留意学生平时上课的回答课堂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回答不上,那你就要对学生的学生能力进行一个新的评估了。对于想知的,教师就要利用几分钟对于学生进行口头寻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把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疑点利用轻松的教学方法带到学生的课堂上。尽量把自己的课堂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意识到这是确实有用的知识。对于怎么知,也就是说学生如何学习,这是一个长期练习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呢,从课前,课堂中,课后(作业,复习,)读书,说话,和自学能力。课前教师可发观察一下学生的课前准备如何,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和管理自己的能力。课后是否进行复习,做作业。读书和说话,是考虑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可表现出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为什么有些学生对教师新教的知识能掌握得那么快,很大一部分都进行了课前预习这就体现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