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

作者:时间:2018-08-16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明确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思路

1.始终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刻认识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以科学、长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遵循教学工作运行规律,抓好影响教学质量的重点环节的监控评估,着力从决策组织系统、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运行系统、自我评估系统、条件支撑系统、分析反馈系统和持续改进系统等方面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2.始终坚持以构建科学体系为目标。坚持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面保障,立足常态,着眼长远,充分发挥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质量提高和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多维监测、多元评估、激励约束、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培育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促进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强化教学质量决策组织系统

3.加强顶层设计和领导决策。坚持人才培养在办学中的中心地位。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学校定期召开全校本科教学工作大会,研究和决定有关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政策和措施。二级学院定期召开专题教学工作会议。各级领导应持续关注本科教学工作,通过座谈会、深入基层教学组织和课堂,了解教学状态,解决存在的问题。

4.强化组织管理和指导咨询。学校成立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全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负责审议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对全校教学运行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教学专家组织负责相应教学工作的指导、咨询和检查评估。

5.注重工作协调和推进落实。各单位立足自身职责充分服务教学、保障教学,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切实发挥联络、协调和督促作用,教学管理部门、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学校关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决策,落实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并根据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的意见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

三、科学定位、深化内涵,构建教学质量标准系统

6.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统筹考虑“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根据建设“应用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目标要求,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确立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

7.健全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标准。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建立健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和课堂讲授、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考核等教学环节及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体系,保证严格实施,不断完善和改进。

8.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学科专业特色,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各课程、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四、全面互动、规范管理,完善教学运行系统

9.构建教与学联动机制。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和本科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促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协调配合;建立教与学一体推进机制,定期召开教学与学生工作互动会。保持学校、二级学院和基层教学组织三级联动,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有机联动,职能部门之间密切联动,建立全校一盘棋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

10.建设完善教学工作规章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应定期梳理教学制度,根据教学改革发展需要,适时做好修订、补充和完善工作。以完善的制度规范人才培养过程,坚持教育教学基本规则,遵守教学基本规范,切实保证教育教学标准的执行。

五、全程跟踪、重点控制,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11.严格落实听课制度。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学院院长是各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严格落实课堂全面开放制度,基层教学组织要充分发挥有效作用,鼓励教师互听、互评、互研、互进。

12.坚持教学检查制度。教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秩序检查工作,每学期组织开展开学、期中、期末教学检查,针对教学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专题抽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每学期组织开展各项教学资料抽查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实施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控。二级学院要建立内部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常态性保持对教学工作的自查自纠。

13.坚持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规范、深入开展校院两级督导。重点开展课堂督导、秩序督导、考核督导等三个常态督导和专项调研、专项评价、专项督查等三个专项督导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同行在教学过程质量日常监测中的督导、检查、评价等作用。

14.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成立学情与学习援助中心,加强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丰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与评价工作的渠道,认真听取、采集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引导学生开展学业发展自我评价。

六、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完善校内自我评估系统

15.健全二级教学工作评估考核制度。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开展以年度本科教学工作成效显示度评估为主的二级教学管理专项考核评估,对二级学院发展状态、发展潜力、优势与不足等进行诊断性和结果性评价。

16.开展本科教学工作二级审核评估。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关于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的相关要求,定期开展校内本科教学工作二级审核评估,全面对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深入诊断,提高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7.坚持开展专业评估。实行校院两级专业评估制度,按照专业建设的标准要求,按时组织开展各类专业评估,促进各专业准确定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国家级、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应用型专业、新办专业等验收评估和全省集中开展的专业评估由学校统一组织,其他专业评估以二级学院自评为主、学校抽查的方式进行。

18.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加强统筹,积极组织相关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文社科类专业认证和师范专业认证。二级学院要按照认证标准,扎实开展专业建设,积极申请认证,保证各类专业逐步有序通过认证。

19.坚持开展课程评估。建立校院两级课程评估制度。通过评估推进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管理的高标准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评估由学校统一组织,其他课程评估以二级学院自评为主、学校抽查的方式进行。

20.积极引进第三方评估。重视社会对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评价。根据需要,委托用人单位、专业机构对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积极参加教育部及其他社会部门组织的专项评估工作,积极参与国际评估。

21.适时开展其他评估工作。适应改革发展需要,不定期开展针对教学基本建设的质量与效益、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教风、学风或某一教学环节等方面的专项评估,进行绩效评估或诊断分析。

七、保证投入、巩固基础,强化教学资源条件支撑系统

22.加强师资保障。落实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确保师资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满足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要求。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强化岗位培训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评价制度,实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严格落实教授上讲台制度,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主讲1门课程,且实际讲授时间不少于32学时,鼓励知名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

23.保证教学经费投入。优化学校经费支出结构,不断增加教学经费投入,确保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本科专项教学经费、生均本科实验经费、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达到规定要求且逐年增加。科学规划、论证教学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增加经费使用的透明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24.提升教学基本建设水平。大力倡导并着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开发、利用校内校外教学资源,促进学科、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等教学基本建设,夯实质量提升的基础。

25.优化教育教学条件。确保各类教学设施和实习基地(场所)能够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并正常使用;图书资料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管理手段先进;网络建设水平高,运行良好,有力促进教学工作;后勤工作保障到位,能够及时提供优质服务。

八、把握状态、回应关切,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反馈系统

26.坚持教学基本信息采集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专家、管理者和社会等多方力量,不断丰富信息来源渠道和采集手段,有效汇聚教学质量信息。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采集制度,建好用好校内教学数据平台,按时完成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系统分析状态数据,把握教学基本状态,强化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

27.健全教学质量跟踪调查和人才培养评价制度。对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方面指标,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应进行长期跟踪和调查分析。招生与就业处负责组织对生源情况、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满意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教务处负责新生学业状况调查和分析;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在校生学业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校友会负责组织校友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二级学院应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对本学院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总结分析,负责对所属专业的毕业生发展、在校生学业情况、满意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教师及时对课程教学、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效进行总结分析。

28.坚持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保持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对于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教学评估以及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教学质量信息充分进行现场交流、随时反馈。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教学质量信息统计分析结果及时向相关机构和教师集中反馈,适时组织专题研讨、交流。

29.坚持教学质量公开发布制度。学校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学校质量监督,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完善学校内部教学质量发布机制,各类评估结果、质量分析报告及时发布、公布。

九、立足长远、注重实效,健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系统

30.促进及时持续改进。相关部门和教师要根据教学质量信息反映的问题,认真制定和落实整改方案,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评估、督导、日常检查等过程中要强化跟进监督,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持续监控,对于相关整改落实工作保持跟踪督导,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31.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各类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教学质量导向,明确质量主体责任,将教学监控与评估结果作为教学资金投入、招生计划制定、专业调整、教师评聘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硬化教学工作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中的要求,引导二级学院和广大教师重视教学工作,积极投入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2.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化“质量是生命线”意识,实行师德、教学质量事故一票否决制,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不断丰富质量文化内涵,形成富有淮师特色的质量文化。


 


Back to Top